由华为PK小米产生的思考
早晨看了一篇微信文章,讲了小米已惨败于华为!IT行业的发展正在经历第三个阶段,企业须遵循商业规则,有足够技术积累、行业经验和人才,是比拼企业态度和综合实力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2000年前后,空口忽悠就能拉投资开公司的互联网泡沫;到2010~2015期间,有一个创意再加上网站和APP,也能忽悠投资,并在一定时间内取得貌似成功的成功;而现在,则是真正靠规则、努力、技术等综合实力竞争的阶段,无论是对于行业竞争,对于公司内部更是如此。
所有人都看到了华为的成功,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华为工作的节奏、压力甚至残酷的一面呢?在华为狼性文化下,假如没有众多前仆后继的IT战士,华为也不是今天的华为。当然,中小软件公司无法和华为这样的巨头相提并论,但是在某些细分行业中,也有不少有基础有机遇的公司。即便是小公司,只要参与到商业竞争,在公司内部也须建立支撑发展的规则。
激烈和规则性的市场竞争,正从国际化大公司在金融、电信等高投入、高合同和高效益的领域引爆,向冲击波一样逐步延伸到其他行业,正在波及到国内大、中、小和创业的IT公司。首先是从心态上准备好,从企业内部的改进和提高,加强自身抗冲击能力。这种变化既是行业洗牌、挤压泡沫,对于中小公司来说,更大的意义是机遇,以及来自外部压力的企业自身竞争力的塑造和提升。对于个人来说,曾经习惯了舒舒服服工作节奏的IT工程师和公司管理层,难以理解和接受老板和股东迫切提高的愿望和要求时,需要去改进自己以适应行业规律的要求,符合公司发展需要,同样也是个人发展的一个机遇。
部分摘抄:
——所谓的炒作、神化概念的小米,已经被遵循商业本质、经典打法、产品力和品牌力都领先的华为给击败了,并且差距大幅度拉开
——只有技术和营销都领先的企业,才能成为真正的领军王者,小米和华为相比,营销水平极高,但是在产品上的实力和人力资源远不及华为,正因此与华为的差距正逐渐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