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完成一件事情
在工作中,我们每天都会碰到各种各样指派的任务,在生活中同样也是如此。工作任务相对于生活事情,相对更加简单。可能有人会说,并不简单啊!其实不然,简单是相对而言,并不能一概而论。工作的事情相对明确、有边界、对人影响相对小,在更加专业、更加职业的工作环境中,工作会愈加有序;而生活中的事情更加复杂、甚至突然,大部分是无序,普通人难觅其踪,事情的发生对个人影响更大,甚至难以摆脱。总之,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无论是工作中给上级、同事还是单位以结果,或生活中给自己、家人或朋友,抑或陌生人,一个交代,都有必要认知、知晓完成一件事情的基本思维方法,积少成多,从而获得有一个更简约而有意义的人生。
对应事情的产生、发展和结束,我们应对也分为计划、处理、完结,为了更好的应对后续可能的续集,或者同类事情,更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经验能力,完结并不代表结束,而是包括检查完成的情况、总结改进的方法。其实就是管理学中著名的戴明环PDCA,只不过使用了符合我们理解过程的大白话表达而已。这三个阶段(或步骤)任何人都可以理解,每个阶段如何思考和操作才是重点。
当一个事情或事物开始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征兆,经验丰富的人更容易发现和识别这些征兆,能够更加从容的提前准备。从工作角度看,这些是级别更高、经验更丰富的人,从人生角度看,一般是长辈、前辈。活得久、见得多,只是成为“高手”的一种途径,而不是一定能够成为“高手”,也就是说,年龄和阅历并不是评判的水平高低的唯一依据,并不能盲目迷信“老人”。
当我们被指派一件工作,或者需要办理一件事情(Do),首先,理解这件事情最终需要达成的预期效果(结果)(What)是什么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更好的理解最终目标,如果知晓相关的背景缘由也会非常有帮助(Why)。任何事情和行动都会消耗共同的时间资源,需要清晰理解事情需要完结的最后期限(When)。其次,思考和了解这些内容内容后,到了真正体现个人能力的时候了,使用正确的路径、方法、技术、知识完成这件事情(How),并且能够知晓完成这件事情所需要的代价,包括时间、金钱乃至人情(How much)。态度认真、经验丰富、知识渊博、头脑清晰,可以在做事情过程中询问自己,确保自己能够顺利达成结果,询问方式可以是这样的,我认真对待这件事了吗、我处理这件工作的经验够吗、我掌握的知识技能能够够吗、我是否保持思路清晰,诸如此类。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借鉴5W2H的方法,对于相关的小事情,本着小事优先的原则,能够有效助力目标的达成。
值得注意的是,当事情完结前,我们应该参考二八原理,预留20%左右的时间去检查核对并确认完成结果是符合预期的(Check),更进一步(有经验的人或真正的高手),核对已有经验并进行改进,或者形成为后续类似事情处理的参考依据等(Act),以便能够为自己或他人、或团队更好的处理同类的事情。
这些基本的思维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加高效处理工作生活中的各项事务,比如,考试时涂答题卡,出门前检查必要物品,做一个项目,甚至人生的规划等等。提高认知能力,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行动,更好的工作和生活。